有何策略能让无尽的拉格朗日排列成队形
来源:若侠网
更新时间:2023-09-18 17:23:52
舰船编队的核心策略在于平衡火力、防御与机动性的配比。战列舰凭借厚重装甲和强大火力适合作为舰队核心,承担前线抗伤职责;巡洋舰和驱逐舰则依靠高机动性负责侧翼突袭或侦察任务;航母作为远程输出核心需置于后排安全位置。编队时需根据舰船类型自动生成的前中后排站位进行合理搭配,确保前排有足够坦度,中后排能稳定输出。地形因素如小行星带可提升小型舰船生存率,需结合战场环境调整部署。
指挥官的技能搭配是优化舰队战力的关键环节。不同指挥官专精方向各异,进攻型可强化火力输出,防御型能提升生存能力,辅助型则提供功能性增益。需根据舰队定位选择对应指挥官,例如战列舰编队优先搭配护甲强化技能,航母编队侧重舰载机效率提升。指挥官技能树的发展方向需与舰队战术需求高度契合,避免资源浪费。战巡和航母因指挥值消耗较大,通常采用增援功能突破编队限制,但需注意增援后航行方式会变为普通速度。
工程船与战斗舰船人口独立计算,优先保证工程船数量以维持资源供给。采矿时可混编721运输舰提升效率,矿车编队需根据矿区储量、路线距离进行优化。前哨站连接矿点后可通过基地迁移实现资源对接,但会占用采集功能。采矿平台能节省计划圈并提供10%-30%效率加成,但易引发同盟内竞争,需谨慎部署。资源管理不善将直接影响舰队扩建与科技研发进度。
前进队形适合集中火力突破,但侧翼薄弱;防守队形能最大化利用战列舰防御优势;环形队形提供全面防护但缺乏机动性。舰船武器存在攻击优先级序列,实弹武器受护甲抵消影响较大,能量武器更具穿透性。载机舰船的舰载机与无人机系统需单独强化,如刺水母级的毒刺无人机、卫士级的维修无人机等特殊单位可改变战局走向。撤退时需通过工程局快速回防,避免暴露基地坐标。
最新资讯